一、防爆等级(Ex等级)
防爆等级是按照国家标准GB3836.1-2010《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一般要求》进行分类和标识的。根据不同的爆炸性气体环境和危险程度,防爆等级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级别。
1、类别划分:
①类: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这类设备需要考虑瓦斯、煤粉的点火和井下设备的附加物理防护措施等特殊情况。
②Ⅱ类:除煤矿、井下之外的所有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ⅡA类:适用于除ⅡC类以外的爆炸性气体环境,代表性气体为丙烷等。该类别的危险程度相对较低。
ⅡB类:代表性气体是乙烯、乙醇、二甲醚等。其防爆等级处于中等水平。
ⅡC类:适用于氢气、乙炔、二硫化碳等危险程度较高的爆炸性气体环境。这类环境对防爆配电箱的要求最高,ⅡC类防爆配电箱的防爆等级高于ⅡB类。
③Ⅲ类:除煤矿以外的爆炸性粉尘环境电气设备。
ⅢA类:适用于可燃性飞絮环境。
ⅢB类:适用于非导电性粉尘环境。
ⅢC类:适用于导电性粉尘环境。
2、隔爆型式的划分(部分):
①隔爆型(d):能承受内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爆炸压力,并阻止内部的爆炸向外壳周围爆炸性混合物传播。这种防爆型式的安全性较高,常用于危险程度较高的场所。
②增安型(e):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电弧、火花或可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高温,结构上采取措施提高安全裕度,以避免在正常和认可的过载条件下出现电弧、火花或高温。
③正压型(p):采用介质隔离点燃源的防爆措施,把用户所用的电器元件安装在一个充满正压洁净气体的柜体内,使外部环境中易燃易爆的混合性气体无法接触到电器元件在正常工作时所产生的电火花或危险温度。
④本安型(i):设备内部的电路在规定的条件下,正常工作或规定的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
二、防护等级(IP等级)
防护等级是用来表示电气设备的防护能力的,通常表示为IPXX,其中第一个X表示防尘等级,第二个X表示防水等级。数字越大,表示防护等级越高,防护能力也就越强。
对于防爆电箱而言,常见的防护等级有IP54、IP55、IP64、IP65等。例如,IP55等级的防爆配电箱适用于工业现场中的粉尘比较大的区域,如钢铁、水泥等行业;IP65等级的防爆配电箱则适用于有水、油、雨淋等情况的场所,如机场、码头等。
三、温度组别温度组别是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引燃温度的差异来划分的,分为T1、T2、T3、T4、T5、T6六种。各组别的引燃温度范围如下:
T1:450℃
T2:300℃
T3:200℃
T4:135℃
T5:100℃
T6:85℃
温度组别的选择同样需要根据具体的危险环境和设备的工作温度来确定,以确保设备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安全运行。
防爆电箱的标准等级涉及防爆等级、防护等级和温度组别等多个方面。在选择防爆电箱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危险环境和需求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